说明书厂家
免费服务热线

Free service

hotline

010-00000000
说明书厂家
热门搜索:
技术资讯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讯

炎炎夏日,如何做好养生?

发布时间:2022-06-30 19:15:42 阅读: 来源:说明书厂家
炎炎夏日,如何做好养生?

炎炎夏日,如何做好养生?

夏天天气炎热,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时候解暑降温成了关注的话题,回到家中打开空调、电风扇,喝上一大杯冷水,捧着西瓜,满身大汗之后,再冷水冲个澡等等,在夏天是很多人喜欢做的事情。事实上,这种解暑方式大错特错,而且很大程度上会对身体造成伤害,在夏天落下病根,其它季节会跟着遭罪,这样对于身体的伤害无疑是明显的,结论是:夏天,我们更适合热着过,这才是养生!

夏天,为什么要热着过?

夏季属火,气候炎热,是万物蓬勃生长的季节,也是人体阳气最盛、新陈代谢旺盛的时期。《黄帝内经》中说: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译:人体的阳气就像天上的太阳一样,若天上没了太阳,地上就没有生命;人若没有阳气,生命就会停止。)我们不难看出,阳气对于身体的重要性。人的寿夭就要落实在阳气上面,长寿的人往往是阳气足的,相反,若阳失其所,则有折寿短命之虞。如果损耗了阳气,我们的身体健康则有损害。

大自然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四季规律。夏天人体阳气外发,伏阴在内,根据中医顺应天然的养生原则,此时应该养护阳气,不少人选择直接用凉对抗热,是不可取的,因为阳气是人体赖以生存的动力,推动着人体新陈代谢。

古语:百病从寒起,说的是寒邪是导致人体疾病的罪魁祸首。玄睿老师也多次提示,夏天阳长阴消,是添阳的最好时机。寒邪严重折损阳气,使人变得倦怠无力、新陈代谢缓慢、有汗排不出、身体畏寒、四肢冰冷、容易感冒、腹泻胃疼、患肠道疾病等。此外,还有一些病症不会立刻发作,但会潜伏在体内,给秋冬季留下病根。

如何热养生呢?

远离寒邪

饮食上应注意少食生冷食物。俗话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夏天就应该用姜等食物来温中散寒,把生姜、鱼腥草一起冲泡后服用效果更好。并且不要长时间吹冷空调,最好不要用冷水洗头洗脚,下雨天避免淋雨,因为冷水最伤阳气。

热水泡脚

夏季湿气正当令,人体五脏六腑中属脾最怕湿,湿气若阻滞在脾胃中,则出现没胃口、爱犯困、没精神等表现。夏天泡脚,正有助于祛除暑湿,让人精神振奋,增进食欲,促进睡眠。民间谚语夏天泡脚,暑湿可祛,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泡脚也有讲究,最好选择较深的木桶。水温也很关键,水温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一般以40℃为好。泡脚过程中要不断加入热水,以免水温下降。

洗热水澡

热水洗澡将身上的汗液冲洗干净,毛囊及皮肤保持清洁,还可使皮肤透气,加快皮肤和肌肉血管的血液循环,使毛细血管扩张,有利于机体排热,促进新陈代谢,使皮肤各部分获得营养,并加快乳酸等代谢产物的清除。

水温一般控制在30℃左右为宜。另外,洗后用热毛巾擦脸擦身,还能够排汗降温,使皮肤透气,让人感觉到凉意和舒适。

解暑要喝热茶

不少年青人夏天喜欢喝冰饮,其实真正解渴的是热茶;尤其是一些清醇的茶品。自古以来,中国民间人士已懂得以热茶解暑,散发内部体热。

通常饮热茶后,皮肤便慢慢发汗,而发汗能帮助体内热量散发;换言之,热量随即缓缓排出。但饮冰冷饮品,则热量较难在短时间内挥发,仍困于体内,只是口腔和食物短暂时间觉得冰凉而已,未几又会觉热。而人饮热茶后,毛细管扩张,汗孔自开;而又不会像冷饮般刺激肠胃和气管。

另外,亦可喝热姜茶,这具有发汗解表、温胃止呕、解毒的功效,一天一两杯即可,喝得太多反而过犹不及,多在中午前饮用。

运动必不可少

《黄帝内经》说夏季养生使气得泄,意思是说夏季人的气息要向外宣发,向外宣发就是今天所说的排汗,而排汗重要的方式就是运动。中医认为,夏天运动,可以加速体内的新陈代谢,增强体质,提高人体免疫力。

另外,运动还可以加强热适应,提高人体调节体温的功能,防止中暑和一些常见的热证。锻炼身体最好选择在早上,因为清晨时人体的阳气相对较弱,这时锻炼可以补阳气。还需要注意的是,不要进行剧烈运动,可以选择慢跑、太极、跳操等方式进行。

注:女性的热适应比男性差,尤其身体属寒性体质的女性,更该注意保暖。中医专家认为女性阳气不足,又以血为用,女性更要注意补阳气,因为气能生血。因此,夏日里女性不能受凉,在饮食方面要少吃生冷食物。特别要多做运动,达到出汗排毒的目的。

既然夏季要热养生,就要避免冷养生。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见到各种冷饮、冷食和冷气,冰镇汽水、雪糕冰棍源源不断地送入口中,睡觉时喜欢把空调温度调的很低,还有人喜欢满身大汗后用冷水冲凉,更有甚者晚上直接在地板上打地铺。在中医角度看来,这些贪凉的行为大错特错,让身体处在寒邪的危险之中。

夏天艾灸,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疗法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疗法中的特色疗法,根据《素问四气调神论》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三伏艾灸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的指导思想来顺阳补阳,达到冬病夏治的效果,用于预防和治疗冬季好发的虚寒性疾病,使一些旧疾得以康复。

夏季对于身体较弱者来说,艾灸的调理效果是非常好的。如果能在每年最热的lsquo;三伏天rsquo;施灸就能增加机体功能,解决久治不愈的多种寒,虚,瘀血症等。

适当发汗

中医讲养生讲究顺应时节。夏天就应该出汗,就得热养生。我们要顺着夏季阳气的规律,采取以热制热的热养疗法。

适当排汗有百利而无一害,想要享受时尚健康的生活,就适当的多出汗吧!

TAG标签:

如何预防暴发性紫癜
共济失调如何治疗康复快
什么是胃出血
有效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偏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