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在给宝宝吃软烂的食物吗?
还在给宝宝吃软烂的食物吗?为了能够让自己的孩子有好的免疫力,为未来的健康打下良好的基础,现在的宝妈们对自己孩子的饮食营养都非常重视。而随着生活质量的逐渐提高,孩子饮食也越来越丰富起来。对于所有新手妈妈的来说,宝宝的辅食文化就是不可或缺的一课。对于孩子辅食的日程和营养都需要非常上心,不然如果因为自己的一个小疏忽为孩子留下病根那是非常得不偿失的事。今天就和各位家长聊一聊那些我们需要摒除所谓传统辅食概念。相信很多宝妈都遇到过这样一个问题,当自己在一门心思地研究宝宝的辅食应该怎么添加的时候,老一辈总是忍不住插一脚,用他们的经验来指导你,告诉你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你觉得似乎哪里有问题时他们就会用上那句话你小的时候不就是这么吃的吗,现在不是很健康吗?来把你噎得说不出话来。曾经有一个朋友与我说起她婆婆在宝宝一周岁以后还在喂食鸡蛋羹、南瓜泥一类的食物,完全不进食一些固态的食物。这看起来是为孩子好的行为,其实大大阻碍了孩子的咀嚼发育。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龄以后,咀嚼的能力逐渐萌芽,过于软烂的食物对于口腔的肌肉发育已经毫无促进作用了,如果一味只是为了能够让孩子只是实现更好的吞咽,在这个阶段依然采用软烂食物的时候,甚至会影响未来宝宝开口说话的时间。当然,在这里我们并不能完全否定老一辈的那些经验教训,但是我们依然要结合科学,将新老观念很好地融合起来。那么,软烂的食物真的那么好吗?其实不是。首先,长期只是进食软烂食物,对孩子的咀嚼能力毫无用处。我们许多能力都是通过婴幼儿的时候激发成长起来的,咀嚼能力就是其中之一。而咀嚼能力的开发也是经过一段时间用吃、咬来培养的。一度只是进食软烂食物会让孩子依赖这种入口立即下咽的饮食习惯,从而无法锻炼到口腔内的肌肉。其次,缺乏咀嚼过程的宝宝发育相比其他孩子会显得更慢。咀嚼能力不单是锻炼孩子的口腔肌肉,同时对于宝宝牙齿和脸部的发育也有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如果在咀嚼启蒙期之后仍然持续缺乏这个动作,就会造成孩子的牙齿拥挤不齐,对脸型也会有影响,严重的话对于宝宝未来的开口说话也会有损害,变成一个口齿不清的孩子。最后,软烂的食物无法提供孩子后期需要的营养。由于软烂的食物多是通过人工的一些加工过程的,这些加工过程会极大程度地破坏食物的营养构成,导致营养大量地流失。而在宝宝后期的成长中,需要的营养非常丰富,当软烂的食物已经无法提供给宝宝这些营养的时候,就需要固体的一些食物来辅助了。如果这个时候营养没有跟上,孩子很容易因为营养不良而落下病根。由此可见,软烂食物虽然是宝宝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却不能陪伴孩子过长的时间。为了顺应孩子不同成长阶段的需求,以下这份1周岁内的辅食日程表或许可以帮到你。6~7个月:这个阶段各位家长可以给孩子增加辅食了,此时仍然要以一些细软的食物为主,米粉、蔬菜泥、肉泥就是非常好的选择。8~9个月:此时的孩子已经逐渐习惯了母乳之间增添的辅食,所以各位家长可以适当地添加一些浓稠或者便于咀嚼的半固态食物了,如蛋黄奶糕、鸡蛋羹、小面条等,这些颗粒状的食物能让孩子逐渐启发咀嚼的能力。10~11个月:经过上一个阶段的锻炼,孩子的辅食已经基本适应了,此时可以将丁状、块状的食物添加到孩子的饮食中了,比如软米饭、儿童馄饨或者奶酪。除此之外手指食物也是不错的选择,在锻炼孩子咀嚼的同时也能锻炼孩子的抓握能力,一举两得。1岁左右:恭喜你,当宝宝到了这个阶段,已经基本完成了像大人饭的过度了,此时孩子的辅食可以和成年人的饮食逐渐靠拢,只要注意细致和清淡即可。
TAG标签:
横纹肌肉瘤如何预防Behcet综合征
三叉神经痛怎么治疗
女性软下疳有什么常见表现